健康知识

热毒平治疗婴幼儿尿路感染疗效观察

2021-8-2 10:08:16 江西钟山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阅读 1,081

热毒平治疗婴幼儿尿路感染疗效观察

雷小兵  胡春英

【摘要】目的 观察热毒平治疗婴幼儿尿路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。方法 120例尿路感染患儿,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,治疗组给予热毒平颗粒,3次/d口服;对照组给予头孢克后颗粒(3-5mg·kg-1·d-1),2次/d口服。疗程2周。结果 治疗组显效38例,有效19例,无效3例,总有效率95%;对照组显效27例,有效13例,无效20例,总有效率66.7%,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(X2=15.54,P<0.01)。结论 热毒平治疗婴幼儿尿路感染疗效好,无明显不良反应。

【关键词】泌尿道感染;热毒平;婴幼儿

 

儿童泌尿系感染是儿科常见病、多发病,其首发症状多样,特别是婴幼儿,临床表现不典型,如未及时诊断和治疗,可导致肾实质损害,并进一步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【1】。我们应用热毒平治疗婴幼儿尿路感染,疗效满意,现报告如下。

1资料与方法

1.1一般资料 2008年6月至2009年6月在兰溪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儿120例,诊断均符合诸福紫《实用儿科学》尿路感染诊断标准[2]。入选标准:(1)急性起病在2个月以内;(2)清洁中段尿(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-6h以上)细菌定量培养,菌落数≥10 5/ml;(3)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>10/HP,有尿路感染症状。排除标准:(1)青霉素过敏者;(2)肾盂肾炎患者;(3)尿培养示有性传播性疾病者;(4)尿路畸形者;(5)依从性不好,服药不规则者;(6)由于各种原因自行终止治疗者。按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,男38例,女22例,平均年龄(2.3±0.9)岁;对照组60例,男32例,女28例,平均年龄(2.5±1.0)岁。两组性别、年龄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(均P>0.05),具可比性。

1.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热毒平颗粒(江西钟山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,批号:20080305,)治疗,剂量:<1岁1/3袋(每袋7g)1次,-2岁1/2袋1次,-3岁2/3袋1次,3次/d口服;对照组予头孢克肟颗粒3-5mg·kg-1·d -1,2次/d,口服,疗程2周。电话随访,观察其症状及实验室指标变化。

1.3疗效判定标准显效:临床症状、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,尿常规正常或接近正常,尿菌阴性;有效:临床症状体征减轻,尿常规显著改善,尿培养偶有阳性;无效:症状及尿常规改善不明显,或于第2周尿菌阳性,且为同一菌种。总有

效率=(显效+有效)/例数。

1.4统计学方法采用X 2检验和t检验,P<0.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。

2结果

治疗组显效38例,有效19例,无效3例,总有效率95.0%(57/60);对照组显效27例,有效13例,无效20例总有效率66.7%(40/60),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(X 2=15.54,P<0.01)。

3讨论

儿童尿路感染由于其解剖生理特点,可使尿引流不畅而继发感染,细菌逆行引起肾内感染并形成瘢痕【3】。中医认为,泌尿系感染属“淋证”的范畴,治之宜清宜通,祛邪挫热,当执清热利湿通淋之法。中药具有抑制病原微生物,调理、改变尿路黏膜局部的内环境。此外,尿量的增加有利于冲刷尿道,从而进一步降低尿路感染的机会[4-5]。热毒平颗粒是国家中药保护产品,由黄芩、金银花、玄参、地黄、连翘、栀子、甜地丁、龙胆、板蓝根、知母、麦冬等11味药材经规定的工艺制成,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。现代药理研究证明,黄芩具有广谱的抗病毒、抗菌、抗炎、抗过敏、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[6];金银花有抑菌和抗病毒、解热抗炎作用;板蓝根有抗菌、抑制病毒、增强免疫等作用[7]。有研究表明,栀子有解热、镇静、抗菌、抗炎、抗肿瘤、抗过敏等作用[8]。有研究认为热毒平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,能抑制一些产毒菌的生长,减少内毒素的量,同时增强肠道蠕动促进排泄以减少肠道内毒素入血而发挥治疗作用[9-10]。该药物可能特异性的作用于内毒素信号转导的某些环节,抑制炎性反应,防止机体损伤。本组资料显示,热毒平治疗婴幼儿尿路感染疗效明显,且可减少口服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等不良反应,值得推广应用。

参考文献

[1]葛品,王子敬,张伯秋,等.小儿尿路感染高危因素及防治.山西医药杂志(下半月刊),2007,36(5):339-340.

[2]诸福棠,实用儿科学.7版,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2:1670.

[3]陆元奉,小儿尿路感染65例病因分析.广西医学,2003,25(9):1775-1776.

[4]阔红卫,杨士友,中药治疗尿路感染的研究进展.中国医药导报,2008,5(30):18-19.

[5]潘秀叶,付竹梅,井光宗.小儿泌尿系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浅谈.中国民间疗法,2007,15(6):38-39.

[6]宋琳莉,孟庆刚.黄芩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。中华中医药学刊,2008,26(8):1676-1678.

[7]马金凯.辛凉解表药∥王本详.现代中药药理学.天津: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7:126-128.

[8]那莎,郭国田.栀子及其有效成分药理研究进展.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05,12(1):90-92.

[9]李文,罗炳德,杨光,等.热毒平抗中暑内毒素血症的作用研究.中国工业医学杂志,2005,18(1):44-46.

[10]陈志兴.热毒平联合尼美舒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观察.中国农村医药,2010,17(3):9.

(收稿日期:2010-11-16)

(本文编辑:冉家新)

摘自《中国基层医药》所属期刊栏目《研究与实践》